中图法 > 政治、法律 > 中国政治
分类号:D6
下级分类:
| 分类号 | 分类名称 |
|---|---|
| D60 | 政策、政论 |
| D601 | 方针、政策 |
| D602 | 政论 |
| D609 | 报刊社论 |
| D609.9 | 评论 |
| D609.91 | 港、澳、台地区评论 |
| D61 |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|
| D611 | 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|
| D612 |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|
| D613 | 革命统一战线 |
| D614 |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|
| D615 | 革命与生产 |
| D616 |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|
| D618 | 中国革命的特殊问题 |
| D619 |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|
| D62 | 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|
| D621 | 政治制度 |
| D621.4 | 选举 |
| D621.5 | 公民权利与义务 |
| D621.6 | 国家表征 |
| D622 |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|
| D623 | 国务院 |
| D624 |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|
| D625 |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|
| D627 |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|
| D628 | 地方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|
| D63 | 国家行政管理 |
| D630 |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|
| D630.1 | 国家机关工作 |
| D630.3 | 人事管理 |
| D630.9 | 监察、监督 |
| D631 | 公安工作 |
| D631.1 | 公安行政工作 |
| D631.12 | 制度 |
| D631.13 | 组织机构与人事管理 |
| D631.15 | 教育、训练 |
| D631.19 | 政治工作 |
| D631.2 | 犯罪侦察、刑事侦察工作 |
| D631.3 | 保卫工作、保密工作 |
| D631.4 | 治安工作 |
| D631.41 | 治安基层组织 |
| D631.42 | 户籍管理 |
| D631.43 | 公共秩序管理 |
| D631.44 | 特种行业、危险物品管理 |
| D631.46 | 出入境管理 |
| D631.5 | 交通管理 |
| D631.6 | 消防工作 |
| D631.7 | 看守所、收审所管理 |
| D632 | 民政工作 |
| D632.1 |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|
| D632.2 | 干部离退休工作 |
| D632.3 | 优抚安置 |
| D632.4 | 移民 |
| D632.5 | 救灾 |
| D632.8 | 信访工作 |
| D632.9 | 其他 |
| D633 | 民族工作 |
| D633.0 | 民族政策 |
| D633.1 | 民族事务与民族问题 |
| D633.2 | 民族区域自治 |
| D633.3 | 各少数民族状况 |
| D634 | 侨务工作 |
| D634.0 | 华侨政策 |
| D634.1 | 华侨事务与华侨问题 |
| D634.2 | 归国华侨 |
| D634.3 | 国外华侨 |
| D635 | 宗教工作 |
| D635.0 | 宗教政策 |
| D635.1 | 宗教事务与宗教问题 |
| D635.2 | 宗教团体 |
| D638 | 群众自治工作 |
| D64 |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|
| D64-5 | 学习丛书、文集 |
| D64-53 | 学习文选 |
| D641 | 学习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 |
| D642 | 革命传统教育 |
| D643 | 形势教育、国情教育 |
| D647 | 国际主义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 |
| D648 | 道德教育 |
| D648.1 | 职业道德教育 |
| D648.2 | 集体主义教育、纪律教育 |
| D648.3 | 社会公德教育 |
| D648.4 | 革命英雄主义、革命乐观主义教育 |
| D649 | 家庭、婚姻道德教育 |
| D65 | 政治运动、政治事件 |
| D6511949 | 年10月~1966年5月 |
| D651.1 | 土地改革 |
| D651.2 | 镇压反革命 |
| D651.3 | 抗美援朝 |
| D651.4 | 三反、五反运动 |
| D651.5 | 肃反 |
| D651.6 | 整风、反右派斗争 |
| D651.7 |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(四清运动) |
| D651.9 | 其他 |
| D6521966 | 年5月~1976年10月 |
| D6531976 | 年10月~1978年12月 |
| D6541979 | 年1月~ |
| D659 | 其他 |
| D66 | 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|
| D661 | 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|
| D663 | 阶级、阶层 |
| D663.1 | 工人阶级 |
| D663.2 | 农民阶级 |
| D663.3 | 小资产阶级 |
| D663.4 | 民族资产阶级 |
| D663.5 | 知识分子阶层 |
| D663.9 | 其他 |
| D664 |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|
| D664.0 | 全国委员会 |
| D665 | 民主党派及其活动 |
| D665.1 |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|
| D665.2 | 中国民主同盟 |
| D665.3 | 中国民主促进会 |
| D665.4 | 中国民主建国会 |
| D665.5 | 中国农工民主党 |
| D665.6 | 中国致公党 |
| D665.7 | 九三学社 |
| D665.8 |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|
| D665.9 | 其他 |
| D668 |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|
| D669 |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|
| D669.1 | 恋爱、家庭、婚姻 |
| D669.2 | 职业 |
| D669.3 | 生活、居住、交通 |
| D669.5 | 青少年 |
| D669.6 | 中、老年 |
| D669.68 | 妇女 |
| D669.69 | 残疾人 |
| D669.7 | 社会福利 |
| D669.8 | 社会病态与社会犯罪 |
| D669.9 | 其他 |
| D67 | 地方政治 |
| D675.8 | 台湾省 |
| D676.58 | 香港特别行政区 |
| D676.59 | 澳门特别行政区 |
| D69 | 政治制度史 |
| D691 | 清、清以前政治 |
| D691.2 | 政治制度、国家机构 |
| D691.3 | 选举制度 |
| D691.4 | 人事制度(职官) |
| D691.42 | 官制 |
| D691.46 | 考试 |
| D691.49 | 监察、监督 |
| D691.5 | 政书 |
| D691.6 | 警政 |
| D691.7 | 阶级结构、社会结构 |
| D691.71 | 各阶级状况分析 |
| D691.72 | 民族问题 |
| D691.73 | 宗教问题 |
| D691.74 | 政党与政治团体 |
| D691.75 |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|
| D691.9 |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|
| D693 | 民国时代政治 |
| D693.0 | 民主革命理论 |
| D693.09 | 政策、政论 |
| D693.091 | 政策 |
| D693.092 | 政论 |
| D693.093 | 报刊社论 |
| D693.094 | 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评论 |
| D693.1 | 政治概况 |
| D693.2 | 政治制度、国家机构 |
| D693.21 | 旧政协 |
| D693.22 | 议会、国会 |
| D693.23 | “五权”制度 |
| D693.24 | 选举 |
| D693.4 | 政治宣传与教育 |
| D693.6 | 国家行政 |
| D693.61 | 中央行政 |
| D693.62 | 地方行政 |
| D693.63 | 人事制度、人事管理 |
| D693.65 | 警察 |
| D693.66 | 民政工作 |
| D693.69 | 监督、监察 |
| D693.7 | 阶级结构、社会结构 |
| D693.71 | 各阶级状况分析 |
| D693.72 | 民族问题 |
| D693.73 | 华侨问题 |
| D693.739 | 宗教问题 |
| D693.74 | 政党和政治团体 |
| D693.75 | 封建行会组织 |
| D693.79 |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|
| D693.9 |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|
| D696 | 新民主主义政治 |